《 配音实务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配音实务  | |||||
(英文)Dubbing Practice  | ||||||
课程代码  | 2030433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16  | 实践学时  | 16  | |
开课学院  |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 适用专业与年级  | 传播(围棋)大三  | |||
课程类别与性质  | 考核方式  | 3X  | ||||
选用教材  | 《电视配音实训教程》  |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 否  | |||
先修课程  | 《配音实务》通过对声音的把控以及把握处理节目与声音的关系从而利用配音使节目更具吸引力。因此学习本课程前,员工应先学习《传播学概论》《普通话发声训练》等播音发声相关课程,用于辅助本课程的学习。  | |||||
课程简介  | 《配音实务》课程是通过科学的发声方式帮助员工打开口腔,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从而流畅的进行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传播的基础上,通过技巧训练,让说者进行“语言美”的表达,让听者乐于并有效的接收,从而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配音实务》针对不同专业员工的就业需要,进行生活类、历史类等纪录片的配音学习,完成纪录片配音的基础上会尽可能帮助员工找到个人的声音特色,使员工不管是生活中娱乐还是尝试新媒体领域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  | |||||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 本课程适合有一定播音基础的传播学本科三年级员工。  | |||||
大纲编写人  | 
  | 制/修订时间  | ||||
专业负责人  | 
  | 审定时间  | ||||
公司负责人  | (签名)  | 批准时间  |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 序号  | 内容  | 
知识目标  | 1  | 掌握配音的基本理论与概念。理解稿件、分析稿件传递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声音  | 
2  | 掌握配音的基本技巧及不同类型稿件的特点恰如其分的解读作品  | |
技能目标  | 3  | 掌握相关的声音制作软件能独立制作声音片段  | 
4  | 能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声音美”做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进行推广宣传  | |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 5  | 具备传播从业者的专业精神与专业素养。  | 
6  | 爱国爱党、诚信敬业、团结合作,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①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 
LO2专业能力:具备传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体系以及跨文化传播能力,熟悉国内外围棋普及的现状、趋势以及传播规律,能够胜任围棋竞技与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品牌宣传、教育咨询、市场推广等工作。 ③掌握融媒体采访与写作、编辑与推送、网络直播、摄影摄像、视频节目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 
LO3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②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度  | 课程目标  |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 
LO1  | ①  | M  | 爱国爱党、诚信敬业、团结合作,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100  | 
具备传播从业者的专业精神与专业素养。  | 100  | |||
LO2  | ③  | H  | 掌握相关的声音制作软件能独立制作声音片段  | 60  | 
掌握配音的基本理论与概念。理解稿件、分析稿件传递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声音  | 60  | |||
掌握配音的基本技巧及不同类型稿件的特点恰如其分的解读作品  | 40  | |||
LO3  | ②  | M  | 能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声音美”做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进行推广宣传  | 40  |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各教学单元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知识点:本课程的框架内容学习,配音实务课程的学习方式、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 能力要求:1 理解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 2 为课程学习做准备。 教学难点:无 第一单元 电视节目配音概说 知识点:电视节目配音概说①——电视节目配音的主要类型;电视节目配音的地位和作用;电视节目配音员的人文素养;电视节目配音概说②——电视节目配音员的“话筒前状态”;电视节目配音的“组合关系”:配音与栏目的关系;配音与解说词的关系;配音与画面的关系 能力要求:1了解电视节目配音的地位和作用; 2调整配音时的“话筒前状态”;3认识电视节目配音的“组合关系”。 教学难点:1对配音时的“话筒前状态”的培养;2对节目配音的“组合关系”的理解。 第二单元 电视科教与生活专题配音 知识点::电视科教的创作的4点要求以及电视科教专题配音容易出现的问题;电视生活专题片配音的创作要求;电视生活专题片配音的创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能力要求:1 掌握电视科教与生活专题配音的创作要求,培养分析稿件的能力; 2 对电视科教与生活专题配音的误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避免并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生活专题片配音的创作要求的理解;2分析稿件的能力 3生活专题片配音创作技巧的掌握和练习 第三单元 创造有价值的声音 知识点:通过声音特征找到自己适合的声音类型;成功的声音产品分为哪几类?声音节目的核心(声音方面、内容方面);将自己的声音变现的渠道等 能力要求:1 针对自己的声音特征,对自我声音进行诊断包装;2 了解声音节目的核心,结合声音条件和内容进行创新;3 尝试制作付费声音 教学难点:1较为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声音特征;2声音节目的创作核心 第四单元 电视纪录片的配音 (欣赏为主) 知识点: 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创作要求有哪些?电视纪录片配音存在哪些配音误区?电视纪录片配音与其他类型配音的不同点是什么? 能力要求:1掌握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创作要求,培养分析稿件的能力; 2通过对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学习,培养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纪录片配音的创作要求的理解  | 
(二)教学单元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单元  | 1  | 2  | 3  | 4  | 5  | 6  | 
课程导入  | √  | √  | ||||
第一单元 电视节目配音概说  | √  | √  | √  | √  | ||
第二单元 电视科教与生活专题配音  | √  | √  | √  | √  | ||
第三单元 创造有价值的声音  | √  | √  | √  | |||
第四单元 电视纪录片的配音  | √  | √  | √  | √  |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学单元  | 教与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
课程导入  | 课堂讲授+讨论+答疑  | 无  | 2  | 0  | 2  | 
第一单元  | PPT知识点讲解+举例说明+互动讨论+课堂练习  | 课后练习课堂随机抽查  | 4  | 2  | 6  | 
第二单元  | PPT知识点讲解+举例说明+互动讨论+课堂练习+作业评价  | 作业评价  | 4  | 6  | 10  | 
第三单元  | PPT知识点讲解+举例说明+互动讨论+课堂练习+作业评价  | 作业评价  | 2  | 2  | 4  | 
第四单元  | PPT知识点讲解+举例说明+互动讨论+课堂练习+作业评价  | 作业评价  | 4  | 6  | 10  | 
合计  | 16  | 16  | 32  | ||
(四)课内实验项目与基本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 实验 时数  | 实验 类型  | 
1  | ||||
2  | ||||
3  | ||||
实验类型:①演示型 ②验证型 ③设计型 ④综合型  | ||||
通过《配音实务》课程的学习,把握处理节目与声音的关系 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将声音的价值体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  | 
总评构成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X1  | 30  | 稿件分析+稿件练习  | 50  | 20  | 0  | 10  | 10  | 10  | 100  | 
X2  | 30  | 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给表情包配音  | 20  | 20  | 20  | 20  | 10  | 10  | 100  | 
X3  | 40  | 浅析一档节目的配音(功能、效果、与栏目的关系等)  | 30  | 30  | 0  | 20  | 10  | 10  | 100  | 
评价标准细则(选填)
考核项目  | 课 程 目  | 考核要求  | 评价标准  | |||
优 100-90  | 良 89-75  | 中 74-60  | 不及格 59-0  | |||
X1  | ||||||
X2  | ||||||
X3  | ||||||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